Q1起重机机械指挥【新训】试卷2
第1题:齿轮联轴器出现( )情况时,可不报废继续使用。
A、裂纹
B、锈斑
C、断齿
第2题:齿条或螺旋式千斤顶的齿磨损达百分之()时禁止使用。
A、0.1
B、0.2
C、0.3
第3题: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 )事故。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第4题:触电时的现场处理可分为:迅速脱离电源和现场( )复苏二大部分。
A、四肢
B、痛觉
C、心肺
第5题: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
A、不属于
B、属于
C、具有
第6题:大车移动时( )。
A、可以在轨道上放置物品
B、严禁在轨道上放置物品
C、允许在轨道上放置检修物品
第7题:当电力线路电压等级为35~110千伏时,与电力线路导线的安全距离应为:()。
A、2m
B、4m
C、6m
第8题:当钢丝绳直径减小百分之()时应报废。
A、10
B、7
C、40
第9题:当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存在人接触( )或与静止设备作相对运动时而引起的危险。
A、静止设备
B、转动设备
C、其他设备
第10题:当指挥员不能同时看见起重机司机和负载时,应站到能看见()的一侧,并增设中间指挥人员传递信号。
A、起重机司机
B、负载
第11题:到升降机的上部进行高处作业,如果升降机的栏杆等防护不完善,就可能发生高处( )的危险。
A、撞击
B、坠落
C、挤压
第12题:道德是依靠()来调节的。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及教育力量
D、自我管理
第13题:登高作中的二级高处作业, ,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项。
A、 15~20米
B、5~15米
C、20~30米
D、0~40米
第14题:电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主要与通过人体( )的大小、持续时间、途径有关。
A、电压
B、电阻
C、电流
第15题:电火花通常造成人体大面积的 ( )。
A、划伤
B、烫伤
C、灼伤
第16题:电击是指( )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A、电流
B、电压
C、电弧
第17题: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等。
A、局部伤害
B、重伤
C、电伤
D、灼伤
第18题: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救护的可能性则越小。
A、越长;
B、越短
第19题:电路连接处接触不良,会使接触电阻( ),从而引起接触处过热,甚至烧坏等故障出现。
A、减小
B、增大
C、波动
第20题:吊钩表面有裂纹时应( )。
A、电焊修补
B、降级使用
C、报废更新
第21题:吊钩的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 )时应报废。
A、10%
B、15%
C、5%
第22题:吊钩危险断面或吊钩颈部产生()变形应报废。
A、塑性
B、弹性
第23题:吊环磨损达到原尺寸的( )应予以报废。
A、5%
B、7%
C、10%
第24题:吊物(具)在运行过程中摆动挤压碰撞人,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司机操作不当;二是由于( )。
A、捆扎不牢
B、没找准重心
C、指挥有误
第25题:吊运熔化或赤热金属、酸溶液、爆炸物、易燃物及有毒品的钢丝绳,其报废的断丝数量应减少()。
A、一半
B、40%
第26题:吊装作业都要遵循和运用物体重力与外力()的规律。
A、相等
B、平衡
第27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年龄的上限作出的规定是( )
A、男年龄不超过60周岁,女不超过55周岁
B、男女都不超过55岁
C、男女都不超过60岁
第28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每4年复审一次。持证人员应当在复审期满( )个月前,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
A、1
B、2
C、3
D、6
第29题:按照《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如果起重机械触碰了带电电线或电缆,下列哪个做法不正确( )。
A、警告所有其他人员远离起重机械,不要触碰起重机械、绳索或物品的任何部分
B、如果起重机械不能开动,司机室内人员应迅速离开
C、在没有任何人接近起重机的情况下,司机应尝试独立地开动起重机械直到动力电线或电缆与起重机械脱离
D、应立刻通知对工程负有相关责任的工程师,或现场有关的管理人员
第30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系的作用下,物体保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种情况叫做力的平衡。
A、静止
B、加速运动
第31题:在扭转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叫做:()。
A、扭转应力
B、剪切应力
C、弯曲应力
第32题:起重机在大风时应( )。
A、及时锚定或(并)加缆风绳
B、增加起重机重量
C、在轨道上用铁块锚定
第33题:起重机在吊运物体过程中,被吊物应高于地面设备或其他物体()以上。
A、0.5米
B、1米
C、1.5米
第34题:起重机在负载状态下可以( )方式增大工作幅度。
A、伸臂
B、降臂
C、转臂
第35题:起重机制动器的制动带磨损超过原厚度的( )时,应更换。
A、40%
B、50%
C、60%
第36题:起重用的钢丝绳(6B19)在一个捻距内的断丝数达( )时叫断丝超标,应报废。
A、4根
B、8根
C、12根
第37题:起重用的钢丝绳直径减小量达( )不得使用。
A、7%
B、5%
C、3%
第38题:起重真空吸盘链环发生塑性变形,伸长达原长度( ),如不能修复应报废。
A、5%
B、10%
C、15%
D、3%
第39题:起重作业的现场环境对确定起重作业()和吊装作业安全有直接影响。
A、方案
B、顺序
第40题:起重作业施工现场的布置必须考虑施工的安全和司索、指挥人员的安全位置及周围物体的()距离。
A、安全
B、相对
第41题:起重作业中的“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和( )。
A、不伤害机器
B、不被他人伤害
C、不伤害设备
第42题:起重作业中的“三好”是指:管好、用好和( )。
A、藏好
B、放好
C、修好
第43题:起重作业中的“四懂”是指:懂原理、懂构造、懂性能和( )。
A、懂工具
B、懂索具
C、懂工艺流程
第44题:起重作业中的“四会”是指:会使用、会维护、会检修和( )。
A、会排除故障
B、会更新设备
C、会起重吊运
第45题:起重作业中的安全电压,下列正确的选项是()项。
A、1500V380V
B、6000V380V
C、380V220V
D、36V12V
第46题:千斤顶在使用时应放平,并在上下端垫以()。
A、平整的钢板
B、带花纹的钢板
C、坚韧的木板
D、钢丝网
第47题:人体触电持续时间长短与危险性的关系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触电的危险只与电流大小有关与时间无关
B、触电时间越长,危险性就越大
C、触电时间越长,则允许电流数值越小
D、如果触电时间很长,即使是安全电流也可能致人死亡
第48题:人体触电最严重的是()。
A、静电触电
B、两相触电
C、单相触电
D、跨步电压触电
第49题:人体电阻是影响人体触电严重程度的一个因素,在()情况下触电程度最轻。
A、潮湿的皮肤
B、破损的皮肤
C、干燥、洁净的皮肤
D、穿化纤衣服
第50题: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即( )。
A、静者恒静
B、动者恒动
C、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第51题:起重时选用吊点的多少,依据的条件是:()。
A、物体的刚性及强度
B、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C、物体的重量
D、钢丝绳的许用拉力
第52题:起重指挥人员常用的指挥信号有:()。
A、手势
B、旗语
C、哨笛
D、眼神
第53题:起重指挥在指挥吊装运输时,应站在适当的位置,既要( )又要( )同时( )以防物体移动时碰、撞致伤。
A、看清起吊物体的运动情况
B、使起重机驾驶员看清自己的指挥信号
C、留有充分的余地
D、四处跑动,观察吊重物。
第54题:起重作用的概况包括:起重作业的概念、起重作业的发展过程和()。
A、起重作业的作用
B、起重作业的地位
C、起重作业的特点
D、起重作业的功效
第55题:如果没有考虑物体的重心位置,在起吊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危险。
A、物体倾斜
B、吊索滑脱
C、钢丝绳断裂
D、重物坠落
第56题:实际吊运作业中,( )状态称为平稳吊运。
A、稳定
B、稳定平衡
C、不稳定
D、倾覆
第57题:手势信号是起重吊运的指挥语言,它包括:()。
A、通用手势信号
B、专用手势信号
C、旗语信号
D、指挥人员信号
第58题:物件绑挂的方法中,“兜法”系结的特点( )
A、吊索挂设方便
B、受力吊索数量多
C、吊点不易滑动
D、吊索受力后能自行平衡
第59题:物体的四种状态,除了稳定状态外还有:()。
A、稳定平衡状态
B、不稳定状态
C、旋转状态
D、倾覆状态
第60题:物体形体基本尺寸的估量方法有()。
A、跨步法
B、脚步法
C、虎口法
D、指拇法
第61题:《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中规定,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以下( )属于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
A、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监督检验证明、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使用和维护说明;
B、安全保护装置的型式试验合格证明;
C、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D、日常使用状况记录和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第62题:造成起升绳破断的主要原因有:( )钢丝绳因长期使用又缺乏维护保养造成疲劳变形、磨损损伤等达到或超过报废标准仍然使用等。
A、超载起吊
B、起升限位开关失灵
C、斜吊、斜拉
D、平稳起吊
第63题:闸瓦上发生焦味,闸瓦很快磨损排故方法是( )。
A、调整闸瓦与制动轮间的间隙,使两侧间隙均匀。
B、检查油位,使油面保持在油尺刻度之间
C、更换辅助弹簧
D、检查液压制动器油位是否缺油
第64题:制动器不能打开排故方法是( )。
A、调整工作行程
B、更换电磁线圈
C、调整弹簧松紧
D、检查液压制动器油位是否缺油
第65题:转子发热过高排故方法是( )。
A、检查是否有一相断路并接好线
B、检查接头接触是否良好并接好
C、检查主回路中是否有接地或短路现象
D、用电笔或指示灯检查有无电压
第66题:严禁在安装好的起重机金属结构上悬挂()
A、影响检查金属结构缺陷的物件
B、挡风物件
C、影响机构运行的物件
D、可能坠落伤人的物件
第67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使用特种设备未按照规定办理使用登记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处( )以上( )以下罚款。
A、二千元
B、一万元
C、 十万元
第68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未依法履行报废义务,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处( )以上( )以下罚款。
A、二千元
B、三万元
C、三十万元
D、 二十万元
第69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特种设备( ),或者(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履行报废义务,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该特种设备的使用功能,并向原登记的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
A、出现过多次事故的
B、超过检验周期的
C、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
D、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
第70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 使用单位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处( )以上( )以下罚款。
A、3万元
B、1万元
C、30万元
第71题:电气故障,如发生短路、过载及电动机缺相等电气故障时,会使电压急增,温度升高,引发火灾。
A、正确
B、错误
第72题:电气绝缘破坏,接地不良,会导致触电伤亡事故。
A、正确
B、错误
第73题:电气设备和线路由于绝缘老化,会使泄漏电流、介质损耗增大,导致绝缘过热损坏。从而会导致火灾和爆炸。
A、正确
B、错误
第74题:电气失火,应首先切断电源,未断电时禁止用泡沫、酸碱灭火器材灭火,以防触电。
A、正确
B、错误
第75题:电器设备失火时应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救。
A、正确
B、错误
第76题:吊钩表面有裂纹时应报废。
A、正确
B、错误
第77题:吊钩扭转变形超过10°应报废。
A、正确
B、错误
第78题:吊物边缘锋利无防护措施,不得进行吊运作业。
A、正确
B、错误
第79题:吊物上站人或有浮动物品,不准进行指挥吊运。
A、正确
B、错误
第80题:吊运物件时,任何人都不准在下方位置停留或行走。
A、正确
B、错误
第81题:吊装用的短环链,不准直接挂钩,更不准在吊钩上缠绕。
A、正确
B、错误
第82题:对“紧急停止”信号,不论任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
A、正确
B、错误
第83题:对比色中的黄色与黑色表示:警告危险。
A、正确
B、错误
第84题: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在送往医院途中也应坚持进行。
A、正确
B、错误
第85题:对既断丝又磨损或腐蚀的钢丝绳,它的报废标准不变。
A、正确
B、错误
第86题:多车抬吊时,指挥人员的位置站在哪里都行。
A、正确
B、错误
第87题:发生触电事故后,应使触电者立即脱离电源。
A、正确
B、错误
第88题:发现有人触电,某些原因不能切断电源,在保证救护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采取妥当办法使触电者迅速脱离带电体。
A、正确
B、错误
第89题:发现有人触电,应尽快地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流。
A、正确
B、错误
第90题:放置滚杠的时候要将四个指头放在滚杠孔内,大拇指放在孔外,以免压伤手指;在操作的时候不准戴手套,以防将手绞入压伤。
A、正确
B、错误
第91题:钢管脚手架扣件存放应防锈、防潮。
A、正确
B、错误
第92题:高空作业时,不允许把杂物及零部件往地上扔。
A、正确
B、错误
第93题:工作时应事先讲清起吊地点及运行通道上的障碍物,招呼逗留人员避让,自己选下风位置及随物护送的路线。
A、正确
B、错误
第94题:滚动和移动重物时,要站在重物的侧面或后面,以防物件倾倒。
A、正确
B、错误
第95题:检查吊钩有否疲劳裂纹,首先要用机油洗净钩身,再用20倍的放大镜检查。
A、正确
B、错误
第96题: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及时设置斜撑杆、剪刀撑以及加固结构,防止在搭设中出现偏斜甚至倾斜事故。
A、正确
B、错误
第97题:脚手架搭设完后,由施工负责人员会同起重工班长,及使用脚手架工种的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共同进行验收,认为合格后方可使用。
A、正确
B、错误
第98题:脚手架要严格控制使用载荷,确保有较大的余量,一般要求安全系数不小于3。
A、正确
B、错误
第99题:金属铸造的滑轮轮槽不均匀磨损达3mm应予报废。
A、正确
B、错误
第100题:进行危险品装卸作业时,禁止随身携带打火机。
A、正确
B、错误

咨询
APP
下载
关注
微信

留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