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化工艺作业【新训】试卷13
第1题:若对产生可燃粉尘的生产装置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时,应使装置中实际氧含量比临界氧含量低()%。
A、20
B、10
C、30
第2题:若二硝基萘发生火灾,正确的扑救方法为()。
A、先用水流吊射,再用沙土盖压
B、向燃烧区域上空及周围喷射雾状水,并消除周围火源
C、直接用高压水流扑灭
第3题:如果有化学品进入眼睛,应立即()。
A、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
B、滴氯霉素眼药水
C、用干净手帕擦拭
第4题:若除去磺酸基,可将苯磺酸与()硫酸共热,使之水解脱去磺酸基。
A、70%-80%
B、60%-70%
C、50%-60%
第5题:如果工艺允许,在静电危险场所地面洒水,喷水蒸气,或以空调或通风设施增湿,控制相对湿度在()%以上。
A、70
B、90
C、80
第6题:如果排气筒的高度低于15m时,其排放速率()执行。
A、标准值按外推结果在严格50%
B、标准值的50%
C、标准值的100%
第7题:生产、储存和使用()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企业,不需配备至少两套以上全封闭防化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还应当设立气体防护站(组)。
A、氯气
B、氢气
C、氨气
第8题: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提出安全评价报告。
A、1
B、3
C、2
第9题:身体被“废酸”污染后,应()。
A、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
B、立即用布抹干
C、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患处
第10题: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A、安全
B、消防
C、环保
第11题: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辖区内的一级重大危险源备案材料报送至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每半度
B、每年
C、每两年
第12题: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每年()前,将辖区内上一年度重大危险源的汇总信息报送至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1月15日
B、1月1日
C、1月31日
第13题:设备防腐蚀措施中属于电化学保护的是()。
A、在腐蚀性介质中添加缓蚀剂
B、在表面涂敷耐腐蚀材料
C、改变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极电位
第14题:设备停车降温应注意,不得()。
A、将高温设备急骤降温
B、切断热源后强制通风降温
C、切断热源后自然冷却
第15题: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一般事故的,处()的罚款。
A、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B、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C、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
第16题:生产经营单位接收学校实习学生,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
A、劳动防护用品
B、生活物资
C、生活保障资金
第17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
A、暂停
B、暂停或者撤销
C、暂停并撤销
第18题: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A、统一协调管理
B、自行管理
C、全面管理
第19题: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A、安全生产标准化
B、企业文化
C、制度
第20题:生产经营单位存在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未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A、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
B、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
C、矿山井下特种设备
第21题: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或者进口、出口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于每年()前向许可或者备案的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本单位上年度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或者进口、出口情况。
A、1月31日
B、2月31日
C、3月31日
第22题: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事故一般分为四个等级。
A、间接经济损失
B、直接经济损失
C、总经济损失
第23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保证()的落实。
A、监督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
B、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管理
C、监督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24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并将重大危险源相关情况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下列关于重大危险源的事项,不需要备案的是()。
A、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报告
B、日常检查发现一般隐患的整改情况
C、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
第25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处置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
A、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B、改善工作环境
C、改善职工经济条件
第26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A、隐患排查治理
B、隐患排查奖励
C、隐患诊断
第27题: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罚款。
A、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B、可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C、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第28题: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罚款
A、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B、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C、可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第29题:生产经营单位拒绝、阻碍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拒不改正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罚款。
A、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
B、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
C、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
第30题:生产经营单位委托相关资讯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负责。
A、咨询机构
B、本单位
C、政府
第31题: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废水排入同一下水道,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事故。
A、正确
B、错误
第32题:钒、铁、钴的氧化物可以提高易燃液体的自燃点。
A、正确
B、错误
第33题:低浓酸含盐废水可以循环利用。
A、正确
B、错误
第34题:含油酸碱毒废水,可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A、正确
B、错误
第35题:搪玻璃设备不能用碱液清洗。
A、正确
B、错误
第36题:如无代理监护人,非常情况,监护人可以自行进入受限空间。
A、正确
B、错误
第37题:输送易燃液体的管道沟,若泄露、外溢,易造成积存引发火灾。
A、正确
B、错误
第38题:为防止有毒汽体或粉尘危害人体,应采取呼吸防护和皮肤防护措施。
A、正确
B、错误
第39题:工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但无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A、正确
B、错误
第40题: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不属于特种设备。
A、正确
B、错误
第41题:恒沸脱水磺化法,被磺化物与水可形成恒沸物,故已过量苯为恒沸剂携带反应生成水。
A、正确
B、错误
第42题:企业可以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A、正确
B、错误
第43题:电器是化工生产不可或缺的动力,电器火花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的频率较低。
A、正确
B、错误
第44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单位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
A、正确
B、错误
第45题:碘酊与红汞一同混合涂擦在一个伤口上,效果会更好。
A、正确
B、错误
第46题:磺化及水解速率与温度无关。
A、正确
B、错误
第47题:磺化设备应确保严密不漏,防止物料飞溅到蒸汽管道等高温设施表面。
A、正确
B、错误
第48题:粉尘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但不会发生火灾和爆炸。
A、正确
B、错误
第49题:受限空间作业时,为保证作业人员正常呼吸,可以强制通风,或通氧气。
A、正确
B、错误
第50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
A、正确
B、错误
第51题:对机械作用敏感的物质,应轻取轻放,避免震动、碰撞或摩擦。
A、正确
B、错误
第52题:生产经营单位申请应急预案备案只需提交应急预案电子文档。
A、正确
B、错误
第53题:所有灭火器必须锁在固定物体上。
A、正确
B、错误
第54题:压电效应起电,产生的电荷密度较小,没有引发事故的危险。
A、正确
B、错误
第55题:危险化学品企业改变工艺技术都必须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A、正确
B、错误
第56题:交叉作业时,要协调好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现问题,及时停止作业。
A、正确
B、错误
第57题:磺化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SO3H)的化学过程。
A、正确
B、错误
第58题:高温物体,指表面温度较高的各类设备和管道。
A、正确
B、错误
第59题: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A、正确
B、错误
第60题:Fenton试剂氧化体系由过氧化氢和催化剂Fe2+构成。
A、正确
B、错误
第61题:安全使用传热介质,应使冷却或供热系统密闭,防止传热介质渗入反应系统酿成事故。
A、正确
B、错误
第62题:磺化生产过程中,应使用铁质工具,防爆照明灯,工具轻拿轻放。
A、正确
B、错误
第63题:闪点较高的液体,其燃点比闪点高5℃~30℃。
A、正确
B、错误
第64题: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正确
B、错误
第65题:油罐车尾部装有一条铁链拖地,是将产生的静电传入地下,以防止静电火花起火。
A、正确
B、错误
第66题:三氧化硫是氧化剂,特别是在使用纯三氧化硫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加料顺序,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A、正确
B、错误
第67题: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A、正确
B、错误
第68题:用水将燃烧物温度降至燃点以下,属于冷却灭火法。
A、正确
B、错误
第69题:物质燃烧大都在气相中进行,可燃物受热分解产生气体或者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后进行燃烧。
A、正确
B、错误
第70题:防止低沸点物,如水进入高温传热系统是为了防止系统温度降低。
A、正确
B、错误
第71题:苯、汽油等密度比水轻的液体火灾,可以用消防水灭火。
A、正确
B、错误
第72题:化学过滤式滤毒罐在氧气含量低于16%的情况下不可使用。
A、正确
B、错误
第73题:污水处理池处理达标后可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A、正确
B、错误
第74题:动力学研究表明,磺化剂的浓度虽然不影响磺化反应的速度,但是对反应程度有很大影响。
A、正确
B、错误
第75题:应急救援最基本、最重要的救援形式是社会救援。
A、正确
B、错误
第76题:冲淋、洗眼设施应靠近可能发生相应事故的工作地点。
A、正确
B、错误
第77题: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气瓶阀手轮顺时针旋转开启。
A、正确
B、错误
第78题:任何化工过程均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温度失控易造成物料分解、冲冒、甚至火灾爆炸。
A、正确
B、错误
第79题: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单位和个人对依法进行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检查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
A、正确
B、错误
第80题:磺化反应后的气液混合物在底部分离区分离,分离后的磺酸产品和尾气有不同的出口排除。
A、正确
B、错误
第81题: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
A、正确
B、错误
第82题:登记企业不得转让、冒用或者使用伪造的危险化学品登记证。
A、正确
B、错误
第83题:国产滤毒罐型号分为8个,型号相同其作用和预防对象也相同。
A、正确
B、错误
第84题:高浓度排放法,对于尚无经济、有效处理方法的某些有害气体的处理和高空排空。
A、正确
B、错误
第85题: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接触高温表面。
A、正确
B、错误
第86题:油罐必须由有资质的设计和建设单位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建设。
A、正确
B、错误
第87题:浓硫酸是生产双氨基苯磺酸所用的磺化剂。
A、正确
B、错误
第88题: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压力容器设计活动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A、正确
B、错误
第89题:除尘器既是环境保护设备又是生产设备。
A、正确
B、错误
第90题:夏季高温时,装卸可燃易挥发物料时必须采取相应的罐体降温措施。
A、正确
B、错误
第91题: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10%至50%的罚款。
A、正确
B、错误
第92题:磺化工艺方法按照不同的操作方式,有间歇磺化法和连续磺化法。
A、正确
B、错误
第93题:压力影响流体的流动状态,进而影响过程传热速率、蒸发与冷凝速率、反应速率等。
A、正确
B、错误
第94题: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A、正确
B、错误
第95题:开停车时,如果阀门能关严,可以不用抽加盲板来隔离系统。
A、正确
B、错误
第96题:苯环难以开环降解,生物容易降解。
A、正确
B、错误
第97题:企业在安全使用许可证有效期内,增加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品种,不必再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A、正确
B、错误
第98题:气瓶充装单位应经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
A、正确
B、错误
第99题:日常“用火作业许可证”有效时间不超过12小时。
A、正确
B、错误
第100题:接触电阻过大虽发热,但不易引起绝缘材料燃烧。
A、正确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