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电解工艺作业【新训】试卷7
第1题:职业病目录中,尘肺病有()种。
A、13
B、11
C、17
第2题:氯气中含氢量达到()时易燃烧并伴有爆炸。
A、1%-15%
B、15%-83%
C、83%-100%
第3题:排气筒高度越高,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越()。
A、相同
B、低
C、高
第4题:氯气管线泄漏应急处理描述正确的是()。
A、应急人员不应少于两人
B、应急人员不需要戴好空气呼吸器、穿好防化服就可进入现场
C、不需要切断进料阀门
第5题:根据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由()。
A、建设单位承担
B、建设项目设计单位承担
C、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6题: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周期为()年/次。
A、二
B、一
C、三
第7题:蒸发操作中,通常将作为热源的蒸汽称为加热蒸汽或称为()。
A、生蒸汽
B、二次蒸汽
C、水蒸汽
第8题:爆炸浓度范围随原始压力、温度的增大而()。
A、变宽
B、变窄
C、不变
第9题:不凝气主要聚集在加热室的()。
A、壳程
B、上部
C、下部
第10题:对系统气密时,一般要求气密压力为设计压力的()倍。
A、1.0
B、2.0
C、1.1
第11题:对于一级重大危险源,环境中的危险化学品气体浓度应()采集和监测。
A、不间断实时
B、间断
C、定期
第12题: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危险源称为()重大危险源。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第13题:低压带电作业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是()。
A、物体打击
B、机械伤害
C、电流伤害
第14题:在标准状态下,氯化氢的密度()空气密度。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第15题:《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的内容是()。
A、逃生路线
B、岗位操作规程
C、应急救治措施
第16题: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的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能的形式放出巨大能量的现象称为()。
A、燃烧
B、爆炸
C、聚合
第17题:液体能发生闪燃的()叫闪点。
A、最高温度
B、最低温度
C、临界温度
第18题: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
A、六
B、十二
C、一
第19题:为了保证运行设备安全,安全阀整定压力不得大于压力容器的()压力。
A、设计
B、工作
C、试验
第20题: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的建筑,其耐火等级为()级。
A、二
B、一
C、三
第21题:下列()不是造成干燥塔硫酸液位高的原因。
A、加硫酸量过多
B、排硫酸不及时
C、干燥用硫酸浓度过低
第22题:1989年7月,某厂在高温季节曾发生二次跑氯事故。一次是生产过程中,从处理装置中跑氯,造成8人不同程度的氯气吸入。第二次跑氯是全厂大修后开车处理淡氯气时跑氯,有二人氯气吸入。事故氯气处理装置中,用来吸收事故氯气的是()。
A、碳酸钠
B、碳酸氢钠
C、氢氧化钠
第23题:()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第24题:为减少大气污染,企业应当对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
A、采取控制措施
B、达标就可以
C、高空排放
第25题:液氯气瓶泄漏时()向气瓶喷水。
A、可以
B、不应
C、立即
第26题:在电解岗位的作业人员应佩戴()。
A、普通眼镜
B、安全护目镜
C、遮光型防护面罩
第27题:生产装置应及时消除()排放。
A、无组织
B、有组织
C、低点
第28题:可燃液体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而引起瞬间燃烧,液体能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
A、沸点
B、燃点
C、闪点
第29题: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承担。
A、患者本人
B、当地政府
C、该用人单位
第30题:游离氯对一次盐水工序的影响主要是()。
A、PH值难以调节
B、影响盐的溶解度
C、腐蚀管线设备
第31题:职业性危害因素所致职业危害的性质和强度,取决于危害因素的本身理化性能。
A、正确
B、错误
第32题:理论分解电压与槽电压的比称为电压效率。
A、正确
B、错误
第33题: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中毒。
A、正确
B、错误
第34题: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
A、正确
B、错误
第35题:在化工生产中,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一般都在爆炸极限之外的条件下选择安全操作的温度和压力。
A、正确
B、错误
第36题:离子膜氯气处理工序中,氯气干燥采用填料塔和泡罩塔组合。
A、正确
B、错误
第37题:隔膜法电解工艺开车操作,在接到送电指令,按照开车标准程序作业法开启或关闭相关阀门后,在全部电解槽列充满液体且碱液管都有阴极液流出后,即可准备送电。
A、正确
B、错误
第38题:氯气液化工序中,原料氯气含水分多,可能会造成管道或设备漏氯气或液氯。
A、正确
B、错误
第39题:进槽盐水管线入口应设置防腐电极。
A、正确
B、错误
第40题:在二次盐水精制中采用螯合树脂处理时,钙镁杂质过量,严重时会使螯合树脂出现穿透现象。
A、正确
B、错误
第41题:在离子膜法制碱工艺中,电解后的淡盐水从阴极室导出,经脱氯后可循环利用。
A、正确
B、错误
第42题:氢气系统管道法兰螺丝采用铜丝接地是为了防止静电发生。
A、正确
B、错误
第43题:有毒物质主要是通过呼吸、皮肤、消化道三种途径进入人体。
A、正确
B、错误
第44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
A、正确
B、错误
第45题:消防安全标志是用以表达与消防有关的安全信息的标志,它由安全色、边框、以图像为主的图形符号或方案构成。
A、正确
B、错误
第46题:燃烧产生的废气是石化行业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A、正确
B、错误
第47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通常所说的“三违”现象是指违反作业规程、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安全规程。
A、正确
B、错误
第48题:滤毒罐分大、中、小三种形式,分别适用于毒气体积浓度不大于2%、1%和0.5%的场合。
A、正确
B、错误
第49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周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A、正确
B、错误
第50题:高处作业用火时不得与防腐喷涂作业进行垂直交叉作业。
A、正确
B、错误
第51题:严重超标且危害严重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作业场所,必须停止生产运行,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
A、正确
B、错误
第52题:经费保障就是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A、正确
B、错误
第53题:高处作业人员应系用与作业内容相适应的安全带,安全带系挂点下方应有足够的净空。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A、正确
B、错误
第54题: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剧毒化学品可以在同一仓库或同一个保险柜内存放。
A、正确
B、错误
第55题:油脂不会引起污水COD升高。
A、正确
B、错误
第56题:我国对水污染排放物实行总量控制。
A、正确
B、错误
第57题:生产装置产生的固废物就是危险废物。
A、正确
B、错误
第58题:固废物产生单位应无条件对工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
A、正确
B、错误
第59题: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A、正确
B、错误
第60题:根据伤亡事故的致因理论得知,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它们的背景原因是管理上有缺陷。
A、正确
B、错误
第61题:往复式压缩机排气阀盖特别热、排气量减少则可以判断该排气阀有故障。
A、正确
B、错误
第62题:泡沫灭火器可用于带电灭火。
A、正确
B、错误
第63题:目前原盐是氯碱工业的唯一原料。
A、正确
B、错误
第64题:烧碱蒸发工艺中,蒸汽凝液中含碱的原因可能是蒸发器或板式换热器渗漏。
A、正确
B、错误
第65题: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工作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定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机构实施,受指定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机构对其核发的安全标志负责。
A、正确
B、错误
第66题:次氯酸钠泄漏后,可用沙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然后转移到安全场所。
A、正确
B、错误
第67题:重金属、有毒有害易长期积累的有机物对环境污染较持久。
A、正确
B、错误
第68题:装置区域机泵冷却水属于含油污水。
A、正确
B、错误
第69题:消防安全标志的图形分为火灾报警标志、手动控制装置标志、火灾时疏散途径标志、灭火设备标志、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地点和物品的标志等。
A、正确
B、错误
第70题:职业病诊断、鉴定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再次鉴定的费用由个人承担。
A、正确
B、错误
第71题:易燃液体充装时应控制流速,其流速不得超过3m/s,其原因是防静电。
A、正确
B、错误
第72题:石化生产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事故多,损失大。
A、正确
B、错误
第73题: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拆除一段管道、水封或者关闭阀门进行隔绝。
A、正确
B、错误
第74题:吸声材料对于高频噪声是很有用的,对于低频噪声就不太有效了。
A、正确
B、错误
第75题:除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外,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A、正确
B、错误
第76题:工业性氟病属于职业中毒。
A、正确
B、错误
第77题: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A、正确
B、错误
第78题: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应做到相互衔接。
A、正确
B、错误
第79题:输送易燃易爆物料时,为了防止静电积累,必须将管路可靠接地。
A、正确
B、错误
第80题: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必须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A、正确
B、错误
第81题:硫化氢浓度越高,恶臭味越大。
A、正确
B、错误
第82题: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设施或场所、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A、正确
B、错误
第83题:冬季为防止冷冻水各机件需将所有冷冻水放净。
A、正确
B、错误
第84题:离子膜电解槽有单极式和复极式两种。
A、正确
B、错误
第85题:隔膜法电解工艺开车操作中,送电前2h通知盐水工段送饱和盐水,注满高位槽保持溢流。
A、正确
B、错误
第86题:事故氯气处理系统在生产异常时可以大量吸收生产中的氯气。
A、正确
B、错误
第87题:多效蒸发的目的是提高产量。
A、正确
B、错误
第88题:离子膜电解工艺中,Fe(OH)3具有吸附和共沉淀作用。
A、正确
B、错误
第89题:石棉纤维隔膜是导电的。
A、正确
B、错误
第90题:隔膜法电解工艺开车过程中,当总管氯气内含氢量达到1%时,可以继续升流。
A、正确
B、错误
第91题:静电能够引起火灾爆炸的原因在于静电放电火花具有点火能量。
A、正确
B、错误
第92题:进入气体分析不合格的容器内作业,应佩戴隔绝式呼吸保护装备。
A、正确
B、错误
第93题: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A、正确
B、错误
第94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A、正确
B、错误
第95题: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宜位于邻近城镇或居民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A、正确
B、错误
第96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A、正确
B、错误
第97题:单向阀作用是仅允许流体向一定的方向流动,遇有回流时即自动关闭。
A、正确
B、错误
第98题:机械密封的辅助密封圈部分,只有静环密封圈。
A、正确
B、错误
第99题:上级单位应当指导、督促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建档制度。
A、正确
B、错误
第100题: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未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仅提供应急预案。
A、正确
B、错误

咨询
APP
下载
关注
微信

留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