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电解工艺作业【新训】试卷1
第1题:化工生产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三废”,下列那个有害物质不属于“三废”。()
A、废气
B、废水
C、有害物质
第2题:环保监测中的COD表示()。
A、生化需氧量
B、化学耗氧量
C、空气净化度
第3题: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A、3
B、6
C、12
第4题:我们常说的化学需氧量、化学耗氧量主要是针对()污染。
A、酸碱污染物
B、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C、有机污染物
第5题:演练结束后,由演练组织单位根据演练记录、演练评估报告、应急预案、现场总结等材料,对演练进行全面总结,并形成()。
A、现场总结报告
B、演练书面总结报告
C、对应急预案的修改建议
第6题:氯碱电解装置危险性大,对重大危险源应每年至少进行()次事故演练。
A、2
B、3
C、1
第7题:氢气管线着火时不能采取的措施是()。
A、管线通蒸汽
B、紧急停车
C、管线通氮气
第8题:贯穿在清洁生产概念中的基本要素是()。
A、污染治理
B、污染控制
C、污染预防
第9题:废水中来源于有机物中的氨基,胺基,脲基,尿酸,含氮化合物等的硝化反应形成水中的是()。
A、氨氮
B、氮氧化物
C、COD
第10题: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承担。
A、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B、评价机构
C、职业卫生检测机构
第11题:下列属于职业危害中化学危害的是()。
A、氯气
B、低气压
C、振动
第12题:氯气液化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原料氯气含氢的控制范围为<()%。
A、5
B、2
C、0.1
第13题:正确操作过滤器和树脂塔系统是保证()。
A、氯气纯度
B、碱浓度
C、二次盐水质量
第14题:隔膜电解工艺法电解过程中阴极发生()反应。
A、还原
B、置换
C、氧化
第15题:总是以氯的需用量来决定烧碱产量的原因()。
A、易氧化
B、不宜长途运输、且需用量较小
C、易还原
第16题:根据GB16483-2008的要求,安全技术说明书分()部分。
A、16
B、5
C、27
第17题:《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中规定标签必须包括()方面内容。
A、8
B、7
C、9
第18题:以下()项,不属于高毒物品目录。
A、苯
B、氨
C、二氧化硫
第19题: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告知牌
C、标识
第20题:压力容器按设计压力分类,属于高压容器的是()。
A、0.1≤p<1.6
B、1.6≤p<10
C、10≤p<100
第21题:燃料容器管道直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越大
B、越小
C、无规律
第22题:干燥能够进行的必要条件是:湿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湿分蒸汽压必须()。
A、小于干燥介质中所含湿分蒸汽分压
B、等于干燥介质中所含湿分蒸汽分压
C、大于干燥介质中所含湿分蒸汽分压
第23题:下列选项中,离心泵汽蚀不会造成()。
A、振动增大
B、流量增大
C、噪音增大
第24题:盐水澄清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絮凝剂,能提高Ca2+和Mg2+的()。
A、含量
B、比例
C、沉降速率
第25题:隔膜法电解工艺中,氯气管道材质大多是()。
A、碳钢
B、陶瓷或塑料
C、镍
第26题:以下关于槽电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隔膜电压降随电流密度及隔膜厚度的增加而上升
B、接触电压降取决于接触点的组装质量
C、理论分解电压的数值大小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温度无关
第27题:化学性爆炸前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的成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B、物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C、物质的性质与成分均未发生变化
第28题:《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室外”检测报警点设在有毒气体释放点的()的位置。
A、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向
B、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C、常年最小风频的下风侧
第29题:炼制石油、生产合成氨等装置过程中排放含有硫化物气体的,应当配备()。
A、脱硫装置
B、火炬系统
C、直接排放设施
第30题:不属于有毒气体的是()。
A、硫化氢
B、二氧化碳
C、氯气
第31题:进入生产装置的头部防护用品主要为安全帽。
A、正确
B、错误
第32题: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的氧化反应,具有发光、发热和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
A、正确
B、错误
第33题:限制火灾爆炸事故蔓延的措施是分区隔离、配置消防器材和设置安全阻火装置。
A、正确
B、错误
第34题:最有效、最经济的降低噪音对人的危害的方法是做好个体防护。
A、正确
B、错误
第35题:防止火灾、爆炸事故蔓延措施,就是配备消防组织和器材。
A、正确
B、错误
第36题:人身防护一般不包括手部的防护。
A、正确
B、错误
第37题:一氧化碳的伤害途径为呼吸道吸入。
A、正确
B、错误
第38题:现场所有的开挖区域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硬围护。夜间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照明且应在周围区域悬挂红灯示警,防止人员及物体掉入挖掘坑内。
A、正确
B、错误
第39题:接触危险化学品的废包装物应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A、正确
B、错误
第40题:低氮燃烧器可以有效降低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
A、正确
B、错误
第41题: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A、正确
B、错误
第42题:清洁生产要求企业淘汰有毒原材料,减少和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毒性和数量。
A、正确
B、错误
第43题:入含氯气环境的人员均应接受硫化氢防护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A、正确
B、错误
第44题: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可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一并进行。
A、正确
B、错误
第45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查阅、复制被检查单位有关职业健康监护的文件、资料。
A、正确
B、错误
第46题: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出示有效的执法证件。
A、正确
B、错误
第47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得到的抢救的时间无任何关系。
A、正确
B、错误
第48题:现场处置方案中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应列出应急预案涉及的重要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存放地点等。
A、正确
B、错误
第49题:在正常运行生产区域内,凡可动可不动的用火一律不动,凡能拆下来的设备、管线都应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用火。
A、正确
B、错误
第50题:室内演练是事先假设的紧急情况。
A、正确
B、错误
第51题:事故调查主要包括现场勘察、搜集物证和人证,采样分析、数据采集等。
A、正确
B、错误
第52题:高处作业场所与架空高压电线的间距,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距离。特殊需要时,应进行物理隔离防护。
A、正确
B、错误
第53题:稀释液氨、硫化氢等物料的水可以直接排放。
A、正确
B、错误
第54题: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
A、正确
B、错误
第55题:处置液化气泄漏时需戴好棉布手套,防止手部擦伤。
A、正确
B、错误
第56题:槽电压应为理论分解电压、超电压、电解液的电压降和电极、接点、导线等的电压降之和。
A、正确
B、错误
第57题:皮革或缝制的工作手套也可以在处理危化品时使用。
A、正确
B、错误
第58题:发生人员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受限空间,并至少有1人在受限空间外部负责联络工作。
A、正确
B、错误
第59题:危险化学品单位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A、正确
B、错误
第60题:防护用品必须严格保证质量,安全可靠、但可以不用舒适和方便。
A、正确
B、错误
第61题: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后,再进行评审或者论证。
A、正确
B、错误
第62题: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应当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A、正确
B、错误
第63题: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成分/组成信息”一项,混合物只需给出其有害性组分即可。
A、正确
B、错误
第64题:氢气装置内使用的电气设备如果不防爆或防爆级别不够,存在引发装置火灾爆炸的危险。
A、正确
B、错误
第65题: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其他信息”主要提供其他对安全有重要意义的信息。
A、正确
B、错误
第66题: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运输信息”主要指国内、国际化学品包装、运输的要求及运输规定的分类和编号。
A、正确
B、错误
第67题:在液氯生产过程中,对氯气尾气中氢含量控制的要求不高。
A、正确
B、错误
第68题:过量氢气不能充分混合燃烧,可能会引发氯化氢合成生产过程中爆炸事故的发生。
A、正确
B、错误
第69题: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简要说明了一种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
A、正确
B、错误
第70题:盐酸发生泄漏时,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可以向泄漏物直接喷水。
A、正确
B、错误
第71题:液氯储瓶应建立一瓶一卡的档案管理制度。
A、正确
B、错误
第72题:钢瓶在充装氯气时有氯气味,此时可能是接头或管道漏,应立即更换垫或管道。
A、正确
B、错误
第73题:真空系统中,要尽量减少管道过长,弯头过多等因素,以减少不必要的真空损失。
A、正确
B、错误
第74题:离子膜电解工艺一次盐水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粗盐水的过碱量碳酸钠控制在0.2-0.5g/L。
A、正确
B、错误
第75题:电槽上进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一手与电解槽接触,另一手接地,以免触电。
A、正确
B、错误
第76题:同样的温度下,氯化氢的纯度越高,制备的盐酸浓度也越高。
A、正确
B、错误
第77题:电解时电解槽的实际分解电压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槽电压。
A、正确
B、错误
第78题:离子膜电解工艺,利用次氯酸钠可杀死盐水中的菌藻类。
A、正确
B、错误
第79题:氢气系统开车前必须进行氮气置换并分析合格。
A、正确
B、错误
第80题:对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必须采用防爆电气设备。
A、正确
B、错误
第81题:爆破片通常设置于密闭的压力容器或管道系统上。
A、正确
B、错误
第82题:在离子膜电解工艺中,为了保证安全操作,必须将入槽盐水中的铵含量纳入正常分析项目。
A、正确
B、错误
第83题:影响化盐操作的因素只有化盐温度。
A、正确
B、错误
第84题:离子膜烧碱工艺中,造成氢气冷却器冷凝水量大的原因是氢气冷却器漏水。
A、正确
B、错误
第85题:液氯充装钢瓶瓶内无余压的,要认真检查是否有倒吸入的其他介质,若有,不予检验、充装。
A、正确
B、错误
第86题:自控设备检修时无需改为手动状态,只需悬挂“禁止开动”的警示牌即可。
A、正确
B、错误
第87题:转动设备上所用的密封都是动密封。
A、正确
B、错误
第88题:压力管道安装须由具有压力容器现场安装经验的单位承担。
A、正确
B、错误
第89题:为了改善摩擦性能,使填料密封有足够的使用寿命,不允许介质有泄漏现象。
A、正确
B、错误
第90题:生产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建立健全安装、使用、检查、维修、保养制度,不准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超期服役。
A、正确
B、错误
第91题:隔膜电解蒸发器液面过高会造成回汽水带碱。
A、正确
B、错误
第92题:氯气和氢气燃烧生成氯化氢并吸收大量的热。
A、正确
B、错误
第93题:为了保证滤后盐水质量,过滤器通常是串联运行。
A、正确
B、错误
第94题:在液氯生产中,液化效率低,单位时间液氯产量低,冷量浪费小。
A、正确
B、错误
第95题:压缩岗位应设有干粉灭火器,有一氧化碳防毒面具。
A、正确
B、错误
第96题:狭义的危险是指系统中特定的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结合。
A、正确
B、错误
第97题: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A、正确
B、错误
第98题:明火加热炉,宜集中布置在装置的边缘。
A、正确
B、错误
第99题:非必要场所不应配置卤代烷灭火器。
A、正确
B、错误
第100题: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故的情况,协助公安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
A、正确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