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解工艺作业【换证】试卷3
第1题: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A、正确
B、错误
第2题: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A、正确
B、错误
第3题:发生液体物料发生泄漏,应立即设置围堰,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A、正确
B、错误
第4题:发生人员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受限空间,并至少有1人在受限空间外部负责联络工作。
A、正确
B、错误
第5题:发生硫化氢急性中毒时,对窒息者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禁止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吸氧。
A、正确
B、错误
第6题:发生硫化氢、氨泄漏,应立即用水雾吸收、稀释,以减少其对大气的污染。
A、正确
B、错误
第7题:二氧化碳是属于国际公约管制的温室气体。
A、正确
B、错误
第8题:二氧化碳的伤害途径为消化道食入。
A、正确
B、错误
第9题:防毒面具使用前应先检查全套面具的气密性。
A、正确
B、错误
第10题:防毒工作可以采取隔离的方法,也可以采取敞开通风的方法。
A、正确
B、错误
第11题:防爆开关使用前,不应擦去厂家涂抹的黄油。
A、正确
B、错误
第12题:防氨和硫化氢的滤毒罐颜色为灰色。
A、正确
B、错误
第13题:防氨和硫化氢的滤毒罐颜色为白色。
A、正确
B、错误
第14题:反应器设置超温连锁是为了防止因为超温而发生爆炸事故。
A、正确
B、错误
第15题:凡在距基准面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均称为高空作业。
A、正确
B、错误
第16题:阀门在关闭期间,常出现物料泄漏现象,原因是阀门未完全关死。
A、正确
B、错误
第17题:防噪声帽盔声衰减量为24dB,缺点是不通风。
A、正确
B、错误
第18题:防火用石棉布、石棉板不属于危险废物。
A、正确
B、错误
第19题:防火防爆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在火灾爆炸未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
A、正确
B、错误
第20题:防化服是防止化学物经皮肤进入机体。
A、正确
B、错误
第21题:防护罩、安全阀等不属于安全防护装置。
A、正确
B、错误
第22题:防护用品必须严格保证质量,安全可靠、但可以不用舒适和方便。
A、正确
B、错误
第23题:防护性能是指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保护作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能力。
A、正确
B、错误
第24题: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套裙、鞋罩等,有防止或减轻热辐射和化学污染机体的作用。
A、正确
B、错误
第25题:废催化剂属于危险废物。
A、正确
B、错误
第26题: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A、正确
B、错误
第27题:非必要场所不应配置卤代烷灭火器。
A、正确
B、错误
第28题:放射性白内障属于在职业病目录中属于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A、正确
B、错误
第29题: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A、正确
B、错误
第30题:防治固废物污染应力求使固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A、正确
B、错误
第31题:防止静电累计消除静电危害,采用静电接地时简易可行,十分有效的方法。
A、正确
B、错误
第32题:防止火灾、爆炸事故蔓延措施,就是配备消防组织和器材。
A、正确
B、错误
第33题: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A、正确
B、错误
第34题:腐蚀是材料与周围环境元素发生化学变化而遭受破坏的现象。
A、正确
B、错误
第35题:分段更换炉管时,切口位置距失效部位的轴向距离不得少于300mm或2倍外径。
A、正确
B、错误
第36题:废酸用水稀释后直接排放。
A、正确
B、错误
第37题:废润滑油是机泵定期更换润滑油产生。
A、正确
B、错误
第38题:废润滑油含有杂质和水分,回炼性价比不高。
A、正确
B、错误
第39题:废热锅炉进行水力清焦时应隔离该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被高压水和飞溅的焦粒伤害。
A、正确
B、错误
第40题:废热锅炉进行水力清焦时,高压水和飞溅的焦粒可造成人员伤害。
A、正确
B、错误
第41题:个人防护用品是对作业场所的危险进行保护的最后一种手段。
A、正确
B、错误
第42题:高压蒸汽中的杂质沉积在汽轮机内,会降低汽轮机的处理和效率。
A、正确
B、错误
第43题:高压蒸汽的质量好坏取决于锅炉给水的质量。
A、正确
B、错误
第44题:高压蒸汽的量不足时可以通过补入低位能的蒸汽来补足。
A、正确
B、错误
第45题:高压下氮气可致减压病和氮麻醉。
A、正确
B、错误
第46题: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A、正确
B、错误
第47题:高处作业用火时不得与防腐喷涂作业进行垂直交叉作业。
A、正确
B、错误
第48题:改进工艺、加强通风、密闭操作、水式作业等都是防尘的有效方法。
A、正确
B、错误
第49题:根据卫生部《高毒物品目录》乙烯装置所用助剂液氨属于高毒物,PC-STEL值为20mg/㎥。
A、正确
B、错误
第50题:根据卫生部《高毒物品目录》乙烯装置硫化氢MAC值为5mg/㎥。
A、正确
B、错误
第51题:根据伤亡事故的致因理论得知,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它们的背景原因是管理上有缺陷。
A、正确
B、错误
第52题: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乙烯的临界量为50T。
A、正确
B、错误
第53题:各种型号的滤毒罐,只能防护与其相适应的各种有毒气体和蒸汽。
A、正确
B、错误
第54题: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A、正确
B、错误
第55题:各级企业应当每年对应急预案的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总结应当报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正确
B、错误
第56题: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
A、正确
B、错误
第57题: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划分为四级。
A、正确
B、错误
第58题:工业粉尘危害分大,在我国,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工作地点空气中几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不得超过的浓度。
A、正确
B、错误
第59题: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
A、正确
B、错误
第60题:工业毒物由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器官进入人体,其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
A、正确
B、错误
第61题:工业毒物由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器官进入人体,其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
A、正确
B、错误
第62题:根据重大事故发生的特点,应急救援的特点是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是抢救受害人员。
A、正确
B、错误
第63题:根据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由建设项目设计单位承担。
A、正确
B、错误
第64题:根据演练规模和观摩需要,可编制演练观摩手册。演练观摩手册通常包括应急演练时间、地点、情景描述、安全注意事项等。
A、正确
B、错误
第65题:管道的最大工作压力是随着介质工作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A、正确
B、错误
第66题: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者关闭阀门代替盲板。
A、正确
B、错误
第67题: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拆除一段管道、水封或者关闭阀门进行隔绝。
A、正确
B、错误
第68题:固废物分类收集应该遵循危险废物与一般废物分开的原则。
A、正确
B、错误
第69题:固废物产生单位应无条件对工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
A、正确
B、错误
第70题: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A、正确
B、错误
第71题:油漆类液体的闪点取决于油漆中()的闪点。
A、组成物
B、所含溶剂
C、主要成分
第72题:油罐发生火灾时,油罐容易发生突沸的根本原因中不包括()
A、油品具有足够的粘度
B、辐射热的作用
C、水蒸气的作用
第73题:由于乙烯球罐的操作温度约为()℃,操作压力在()MPa左右,因此要求乙烯球罐材料为耐低温的高强度钢。
A、-40,1.0
B、-20,1.5
C、-30,2.0
第74题: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的碳钢和低合金钢,其碳含量应满足小于()%。
A、0.45
B、0.35
C、0.25
第75题:在不影响职工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职工,空气收集器尽量接近职工工作时的()。
A、胸部
B、呼吸带
C、头部
第76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通常所说的“三违”现象是指()。
A、违反作业规程、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安全规程
B、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C、违规进行安全培训、违规发放劳动防护用品、违规消减安全技措经费
第77题:原料中硫含量高于()ppm后,会影响辐射段炉管的寿命。
A、100
B、300
C、500
第78题:原料石脑油存储天数按照石油化工行业标准《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07)中有关规定,存储天数为()天。
A、1-2
B、15-20
C、5-10
第79题:员工对()指挥或()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A、正确告之
B、违章强令
C、正确强令
第80题:有组织排放污染物浓度可以比无组织排放浓度()。
A、相同
B、高
C、低
第81题:有组织废气主要来源有加热炉、工艺炉的()。
A、炉体检修
B、吹扫置换
C、燃烧烟气
第82题:有一个100㎥乙烯罐,为保证该罐的安全,需向罐内充入()㎥纯净的二氧化碳,才能使罐内氧含量最高不超过12%,保证安全
A、75
B、50
C、40
第83题:在可燃物质(气体、蒸气、粉尘)可能泄漏的区域设(),是监测空气中易爆物质含量的重要措施。
A、报警仪
B、监督岗
C、巡检人员
第84题:在建筑厂房时,应留够防火间距、构筑防火墙和隔热层;往裸露的金属构件表面涂上防火涂料,以及正确安设通风管道等。目的主要是防止建筑燃烧时的()。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第85题:在火灾中,由于毒性造成人员伤亡的罪魁祸首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氮
第86题:在管式裂解炉的使用规定中,炉管的渗碳不应大于管壁厚的()%。
A、40
B、60
C、50
第87题:在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
A、奖励
B、表彰
C、通报表扬
第88题:在对检修后的换热器进行验收时,必须对其进行压力试验,试压方式首选(),该方法安全可靠。
A、高温试验
B、气压试验
C、水压试验
第89题:在动设备降温时,通常选用空气而不用氮气,原因在于()。
A、公用站提供的空气温度较氮气要高
B、空气冷却效果比氮气好
C、空气的成本较氮气要低
第90题: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产生的可能严重污染水体的消防废水、废液()。
A、可直接排入水体
B、应采取防止污染措施
C、少量直接排放
第91题:在易燃、易爆场所的照明灯具,应使用防爆型或密闭型灯具,在多尘、潮湿和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应使用()型灯具。
A、密闭
B、保护
C、开启
第92题:在乙烯装置停车过程中,进行冷箱升温操作时,有可能发生()的危险。
A、轻烃着火
B、冷箱冻堵
C、氮氧化物爆炸
第93题:在往复泵开车过程中,启动前操作正确的是()。
A、开入口阀,关出口阀
B、入口出口阀全关闭
C、开出口阀,开入口阀
第94题: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称为()。
A、着火
B、火灾
C、闪燃
第95题:在燃烧过程中,火焰主要以()形式向表层液体传入大量热,使表层液体蒸发,燃烧持续进行。
A、对流
B、传导
C、辐射
第96题:在气瓶安全使用要点中,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
A、为避免浪费,每次应尽量将气瓶内气体用完
B、在平地上较长距离移动气瓶,可以置于地面滚动前进
C、专瓶专用,不擅自更改气瓶钢印和颜色标记
第97题:在拉伸应力和腐蚀介质同时作用下的腐蚀叫做()。
A、腐蚀疲劳
B、应力腐蚀开裂
C、冲击腐蚀
第98题:在可燃性环境中使用金属检尺、测温和采样设备时,应该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成,通常都采用()工具。
A、铁质
B、铜质
C、塑料
第99题:造成离心泵冷却水管路堵塞的可能原因是()。
A、水管弯头多
B、水含污垢
C、冷却管线长
第100题:在作业场所液化气浓度较高时应戴()。
A、眼罩
B、口罩
C、面罩

咨询
APP
下载
关注
微信

留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