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火线制造作业【换证】试卷11
第1题:灭火剂是指能够有效地破坏燃烧条件,中止燃烧的物质。
A、正确
B、错误
第2题:没有反应过程的放热性爆竹反应就不能自行延续,也就不可能出现爆炸过程的自动传播。
A、正确
B、错误
第3题:硫磺粉末在空气中或与氧化剂混合易发生燃烧,甚至爆炸。
A、正确
B、错误
第4题:少数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不能用水和泡沫扑救,宜选用干砂和不用压力喷射的干粉扑救。
A、正确
B、错误
第5题:引火线的防潮性测定时应使引线悬空,不与水和桶壁接触。
A、正确
B、错误
第6题:依照《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A、正确
B、错误
第7题: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
A、正确
B、错误
第8题:油类、电气线路火灾可以用水扑救。
A、正确
B、错误
第9题: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A、正确
B、错误
第10题:在采用水淹方法灭火时,必须考虑到水与可燃物质接触后是否会产生不良后果。
A、正确
B、错误
第11题:燃烧是可燃物与还原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
A、正确
B、错误
第12题:高氯酸钾是使用在烟花爆竹中的主要氧化剂。
A、正确
B、错误
第13题:燃烧的传播速度比原始炸药内的声速要低的多。
A、正确
B、错误
第14题:烟花爆竹引火线生产安全事故大多为燃烧和爆炸。
A、正确
B、错误
第15题: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屑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
A、正确
B、错误
第16题:慢速引火线的长应一致,允许偏差±2%,横向尺寸允许偏差±4%(手工纸引线除外)。
A、正确
B、错误
第17题:引火线的热安定性要求75℃±2℃,24h条件后,引火线无自燃、不燃现象。
A、正确
B、错误
第18题: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人员包括应负法律责任的只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A、正确
B、错误
第19题:定时引火线的两头必须封以防潮剂,允许包缠外层棉线排列不均,其长度不大于10cm。
A、正确
B、错误
第20题: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和安全专业人员对其承担的服务工作的真实性负责。
A、正确
B、错误
第21题:烟火药制造作业人员应保持身体健康,上岗前进行体检,上岗后定期体检。
A、正确
B、错误
第22题: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配备占本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以上且至少有1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相当数量的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正确
B、错误
第23题: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在烟花爆竹产品上标注燃放说明,并在烟花爆竹包装物上印制爆炸危险物品警示标志。
A、正确
B、错误
第24题: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企业和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主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烟花爆竹安全工作负责。
A、正确
B、错误
第25题:由于定时引火线燃烧产生火焰,所以不得在有矿尘、矿气爆炸危险的环境中使用。
A、正确
B、错误
第26题:2,4-二硝基苯甲醚、二硝基萘、萘等是能升华的易燃液体,受热散发出易燃蒸气。
A、正确
B、错误
第27题:氯酸钾在500℃分解放出氧气,加热至610℃放出所有的氧。
A、正确
B、错误
第28题:烟花产品生产工艺属于容易产生混合爆炸危险的工艺。
A、正确
B、错误
第29题:氯酸钾味咸而凉,有毒,内服2~3g即可死亡。
A、正确
B、错误
第30题:从事粉尘作业或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等有职业危害性作业的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A、正确
B、错误
第31题:《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属于行政法规。
A、正确
B、错误
第32题:铝粉用于多孔混凝土的加气剂。
A、正确
B、错误
第33题:高氯酸钾与氰酸盐混合会产生自爆。
A、正确
B、错误
第34题:操作人员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这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A、正确
B、错误
第35题:铝粉遇水和受潮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氢气。
A、正确
B、错误
第36题:一般情况下可燃气体的燃烧速度较快。
A、正确
B、错误
第37题:运用窒息法灭火时,在万不得己且条件许可下,采取用沙土淹没(灌注)的方法灭火。
A、正确
B、错误
第38题:用一根火柴就不一定能点燃一根粗木棒。
A、正确
B、错误
第39题:与职工签订免责协议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A、正确
B、错误
第40题:六氯代苯又名六氯苯、灭黑穗药。
A、正确
B、错误
第41题:事故中的爆炸造成的身体撕裂、流血,特别是动脉出血,应坐等来人救援。
A、正确
B、错误
第42题:硫、硝酸钾等在燃烧的时候会生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或窒息性气体。
A、正确
B、错误
第43题:酚醛树脂应储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内。
A、正确
B、错误
第44题:硝酸钾用于玻璃工业、食品工业、机械工业等,农业上用作肥料。
A、正确
B、错误
第45题:社会规范有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各种社会团体的规章不属于社会规范。
A、正确
B、错误
第46题:炸药的结晶有安全型结晶和不安全型结晶二种。
A、正确
B、错误
第47题:疵点是指目测和手感均发现粘在引火线表面上的颗粒物。
A、正确
B、错误
第48题:高氯酸铵失火时不能用砂土、水扑救。
A、正确
B、错误
第49题:一个反应过程产生大量气体,才有可能产生由高压到低压的膨胀过程及爆炸破坏效应。
A、正确
B、错误
第50题:长时间吸入大量粉尘,可导致尘肺病。
A、正确
B、错误
第51题:烟花爆竹引火线浆引后干燥不彻底可能引发烟花爆竹引火线的自燃自爆事故。
A、正确
B、错误
第52题:化学爆炸是指物质发生高速放热化学反应,导致爆炸。
A、正确
B、错误
第53题:保障安全生产,只需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正确决策与一般职工无关。
A、正确
B、错误
第54题:硫磺堆放场所和仓库应设置专门的灭火器材,严禁明火,允许以喷水等方法熄灭烧着的硫磺。
A、正确
B、错误
第55题:地方性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政府规章。
A、正确
B、错误
第56题:原子爆炸(核爆炸)是指某些物质的原子核发生裂变反应,瞬间放出巨大能量而形成的爆炸。
A、正确
B、错误
第57题:当地人民政府是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体,在安全生产中举足轻重。
A、正确
B、错误
第58题:在原材料的准备过程中,不必去除原材料中的铁钉、铁屑、砂粒等杂物。
A、正确
B、错误
第59题: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A、正确
B、错误
第60题:引火线生产车间内使用铁制、搪瓷等工具,敲击、碰撞、摩擦等不会引起火花。
A、正确
B、错误
第61题:在制造过程中,当烟火部件温度升高时,其机械感度也大大增大,此时不可对其摩擦撞击。
A、正确
B、错误
第62题: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有权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告之,不得隐瞒和欺骗。
A、正确
B、错误
第63题: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现行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已有规定的,也适用《安全生产法》。
A、正确
B、错误
第64题:在室内外布线时,要尽量走近路,走直路,避免曲折迂回,减少交叉跨越。
A、正确
B、错误
第65题:硝酸钾不溶于无水乙醇和乙醚。
A、正确
B、错误
第66题:氧化铜可用作石油脱硫剂。
A、正确
B、错误
第67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我国领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都具约束力。
A、正确
B、错误
第68题:密集水流能扑救可燃性粉尘聚集处的火灾。
A、正确
B、错误
第69题:二氧化碳是一种液体灭火剂,在自然界中存在也较为广泛。
A、正确
B、错误
第70题:酚醛树脂运输时要防止日晒、雨淋,装卸时避免包装损坏。
A、正确
B、错误
第71题:六氯代苯装卸搬运时应()。
A、磕碰
B、轻拿轻放
C、抛扔
第72题:使得气体成为爆炸做功的优质工具的是()。
A、具有较大的体积膨胀系数
B、具有较小的体积膨胀系数
C、具有较小的密度
第73题:烟花爆竹引火线浆引后干燥不彻底可能引发烟花爆竹引火线的()。
A、自燃自爆事故
B、自然灾害事故
C、机械能作用事故
第74题: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两年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
A、安全评估报告
B、安全评估结论
C、安全评估总结
第75题:六氯代苯在()溶液中化学性质稳定。
A、酸
B、碱
C、盐
第76题:下列会引起静电火花的情况有()。
A、机械设备使用皮带传动
B、操作人员穿带钉子的鞋和硬底鞋
C、原料中混入了硬质杂质
第77题:以下属于安全生产行政法规的是()。
A、《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B、《山东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78题:硝酸钾()。
A、无毒无臭
B、有毒无臭
C、无毒有臭
第79题:“爆炸”是爆轰的一种现象,称为()。
A、恒速爆轰
B、稳定爆轰
C、不稳定爆轰
第80题:制定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法律,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真正纳入法律轨道,建立安全生产工作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是在安全生产领域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
A、根本工作
B、重要工作
C、基本工作
第81题: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谎报或者瞒报事故行为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A、50%至80%
B、60%至100%
C、50%至60%
第82题:下列选项中,法律层级效力不同的是()。
A、经济特区法规
B、民族自治地方法规
C、经济特区政府规章
第83题:凡是在生产中可能产生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的厂房,必须()。
A、降低温度
B、切断电源
C、通风良好
第84题:引火线制造作业人员作为特种作业人员不应()。
A、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B、熟练掌握本工种的基本技能
C、怕苦怕累
第85题:下列选项中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是()。
A、仲裁庭调解书
B、调解协议
C、和解协议
第86题:下列遇水能产生可燃气体的物质是()。
A、碳酸钠
B、碳酸钙
C、碳化钙
第87题:当生产中必须用到一种存在危险性的原料时,管理人员应该()。
A、淡化危险,把危险性说小
B、隐瞒情况避免职工产生恐慌
C、让职工知道并掌握有关的安全知识和处理方法
第88题:引火线的水分试验时引火线应放在恒温箱()h。
A、4
B、3
C、2
第89题:《刑法》规定: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
A、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B、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90题:根据《立法法》的有关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实行。
A、不同
B、同等
C、相同
第91题:下列灭火剂中属于液体灭火剂的是()。
A、泡沫灭火剂
B、水
C、二氧化碳
第92题:下列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轻装轻卸
B、随意丢弃
C、不准摔碰、撞击、重压、倒置
第93题:用于衡量烟火药是否容易发生燃烧的是()。
A、温度
B、感度
C、摩擦
第94题: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的()负责调查。
A、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B、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调查
C、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第95题: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A、本单位安全管理人员
B、本单位负责人
C、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96题:化学抑制灭火法则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去,起到的作用是()。
A、催化剂
B、加速反应
C、抑制反应
第97题:《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A、显著
B、良好
C、明显
第98题:纸引火线上浆、绕引每栋工房定员()人。
A、1
B、2
C、3
第99题: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法律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从()之日起,在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刑事判决
B、受处分
C、事故发生
第100题: 引火线的防潮性测定需将引火线两头夹住,成()。
A、U形
B、直线形
C、V形

咨询
APP
下载
关注
微信

留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