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冶炼(铁合金冶炼、锰冶炼、铬冶炼)【复训】试卷7
第1题:接地是防止静电事故最常用、最基本的安全技术措施。由于静电本身的特点,静电接地与电气设备接地的技术要求有所不同。下列做法中,不符合静电接地技术要求的是()。
A、.使防静电接地电阻越小越好
B、.装卸工作开始前先连接接地线,装卸工作结束后才能拆除接地线
C、.将现场所有不带电的金属杆连接成整体
D、.防静电接地在一定情况下可与电气设备的接地共用
第2题:《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不得涂改,如确需修改应经()在修改处确认。各栏目应由相应责任人填写,他人不得代签。有限空间作业许可部门以及许可审批人员,应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后公布,并下发执行。
A、工作负责人
B、许可人
C、签发人
第3题:关于生产经营单位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正确的说法是()。
A、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都应当提取安全生产费用
B、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情况,自行决定是否提取安全生产费用
C、安全生产工作经费较为充足,或者安全生产状况较好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提取安全生产费用
D、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第4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的罚款。
A、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B、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C、五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
第5题:重大危险源评价以()作为评价对象。
A、危险厂房
B、危险单元
C、反应区
第6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规定,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由()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A、工会
B、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C、生产经营单位
第7题:某储存区贮存有煤油、汽油两种物质,其储存量分别是20t、17t,临界量分别是100t、20t,则储存区属于()。
A、非重大危险源
B、安全场所
C、重大危险源
第8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人,予以保证的是()。
A、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
C、生产经营单位的财务部门
D、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第9题: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对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至少进行一次演练。()
A、每年、每年
B、每年、每半年
C、每半年、每季度
第10题: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350℃。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有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A、锅炉爆炸
B、灼烫
C、容器爆炸
第11题: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其责任的规定是()。
A、生产经营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B、生产经营单位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C、承包方(或承租方)承担全部责任
第12题:某工人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后,仍然未戴安全帽就进入现场作业。从事故隐患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属于()。
A、物的不安全状态
B、人的不安全行为
C、管理上的缺陷
第13题: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有多种危险,必须采取有效的互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预防。下列关于预防静电危险的措施中,错误的做法是()。
A、降低工艺速度
B、增大相对湿度
C、应用抗静电添加剂
D、高绝缘体直接接地
第14题: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
A、设备专业知识
B、工艺专业知识
C、安全管理能力
第15题:《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事故分为四个等级,其中:造成3人以上(含3人)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
A、较大事故
B、一般事故
C、重大事故
第16题:甲企业委托乙施工单位进行厂房施工建设,乙施工单位组成项目经理部,任命张某为项目经理,该项目部的材料管理员的工伤社会保险费的缴纳者是()。
A、甲企业
B、乙施工单位
C、张某
第17题:使用电气设备时,由于维护不及时,当()进入时,可导致短路事故。
A、导电粉尘或纤维
B、强光辐射
C、高压
第18题:使用的电气设备按有关安全规程,其外壳应有()防护措施。
A、保护性接零或接地
B、防锈漆
C、防雨
第19题:涉及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害气体和缺氧环境的有限空间作业检测指标包括3个浓度:氧浓度、()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A、可燃性气体
B、易燃易爆物质
C、爆炸性粉尘
第20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是生产经营单位的()。
A、工会负责人
B、主要负责人
C、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
第21题:吊装质量大于等于()的重物和土建工程主体结构,应编制吊装作业方案。
A、60t
B、40t
C、100t
第22题:某年某月某日13:00左右,某铸造厂铸造车间翻砂工段准备班的电焊工付某按车间机组下达的砂芯制作计划,按翻砂班的要求,焊接砂芯骨架,15时左右完成焊接工作后,未检查焊接质量就进行灌沙。第二日13:50左右,班长崔某指挥30T吊车在存放区吊运渣罐耳轴砂芯,崔某负责在砂芯北面挂钩,董某负责在南面挂钩,挂好钩后,崔某即指挥吊车将渣罐耳轴砂芯吊至渣罐翻砂模现场进行对接。准备对接时,站在渣罐翻砂东面的董某走到沙坑下面,站在吊物的下方配合落位。此时,砂芯东面的钩耳脱焊(砂芯距沙坑2.5m左右)、倾斜,导致西面的钩子脱钩,耳轴砂芯坠落,将董某的头部、颈部被砸伤,现场人员及时将其送至医院急救,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上述案例事故的性质为()。
A、责任事故
B、意外事故
C、机械事故
第23题:某日16时10分,某厂维修班开始进行连接污油池的污油管线作业。16时20分,钳工甲将带有底阀的污油管线放人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内的油水液面高度为500cm,上面浮有30cm厚的油污。在连接距离液面100cm高的法兰时,由于法兰无法对正而连接不上,班长乙决定采取焊接方式。17时10分电焊工丙带着电焊机到达现场,由于是油气场所作业,电焊工丙在现场准备好后,去车间办理动火票。17时2分,钳工甲见电焊工丙迟迟没有回.来,又快到下班时间,于是用电焊开始焊接。焊接进行3分钟左右,发生油气爆炸,爆炸将污油池水泥盖板掀翻,污油池着火。钳工甲掉入污油池内死亡。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该起事故的性质是()。
A、自然灾害
B、责任事故
C、刑事案件
第24题:2010年3月10日早6点45分,某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生产分厂4号电炉出炉过程中,水淬槽内产生积渣,使水淬槽内水倒返,流入地坑。炉前操作人员在出炉结束后,在没有对地坑内是否积水和铁轨积渣进行安全确认的情况下进行拉包作业,小包铁水外溢,遇地坑积水发生强烈物理反应,产生气浪将打包冲翻,打包铁水遇地坑积水产生强气浪,冲击4.5米平台,造成附近8名作业人员不同程度受伤,其中两人伤势较重。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此次事故中,我们应该吸取的最大教训是()。
A、铁水包中的热态渣铁不宜过多
B、炉前地坑严禁积水或潮湿
C、严格控制拉包速度
第25题:动火期间距动火点()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
A、30m
B、20m
C、15m
第26题:在装卸易燃易爆品操作中,不能使用()工具。
A、木制
B、铁制
C、铜制
第27题: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A、技术负责人
B、安全部门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
第28题:在起重吊装表面光洁的零件,软金属制器,表面磨光的轴或其他表面不允许有磨损、擦伤的物件或设备时,选用()起吊。
A、纤维绳
B、尼龙绳
C、钢丝绳
第29题:系统安全理论是阐述导致事故原因的一种理论,它认为事故是由于()生产的。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系统的不可靠性
C、管理上的缺陷
第30题:雷击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并产生严重后果,对人的生命、财产构成很大的威胁。下列各种危险危害中,不属于雷击危险危害的是()
A、引起变压器严重过负载
B、烧毁电力线
C、引起火灾和爆炸
D、使人遭受致命电击
第31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先采取氮气等惰性气体置换、蒸汽引射清洗,后强制通风的措施,以消除或减少有限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禁止向有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富氧环境下会发生氧中毒和燃烧爆炸。
A、正确
B、错误
第32题: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身内部的和外部的文化特征,引导全体员工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实现在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通过全员参与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进步。
A、正确
B、错误
第33题:在锅炉的使用过程中,发生超温、超压、超负荷时,采取措施后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停止锅炉的运行。
A、正确
B、错误
第34题: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A、正确
B、错误
第35题:氮气管道可以架空敷设,也可以敷设在通行地沟内。
A、正确
B、错误
第36题:汽车运输司机张某,下坡空挡滑行,导致翻车自己致残,由于其违章是主要责任,所以不应当认定为工伤。
A、正确
B、错误
第37题:吊装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起重工)应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从事吊装作业指挥和操作。
A、正确
B、错误
第38题: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护,动火作业前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A、正确
B、错误
第39题: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工伤保险费。
A、正确
B、错误
第40题: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或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但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A、正确
B、错误
第41题:叉车的货叉升到最高位置时防脱出的限位装置应保证完整有效。
A、正确
B、错误
第42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已将金属冶炼纳入重点监管领域,因此,金属冶炼企业应当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A、正确
B、错误
第43题: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某些特殊设备、设施,如吊车、大型载重平板车、空中索道、翻滚过山车等。
A、正确
B、错误
第44题:储存在车间内乙炔实瓶不应超过一昼夜生产需用量。
A、正确
B、错误
第45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文件资料档案,并妥善保存。
A、正确
B、错误
第46题:压力容器或管道未泄压前,可以适当进行动火作业。
A、正确
B、错误
第47题: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收发、单人保管制度。
A、正确
B、错误
第48题:煤粉喷吹的制粉系统布袋收粉器应采用抗静电布袋。
A、正确
B、错误
第49题:在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建筑物内,可以设置员工宿舍,但不应设在同一楼层,且应有独立的安全出口。
A、正确
B、错误
第50题: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采取双方均认可的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A、正确
B、错误
第51题: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分类,安全技术措施可分为: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A、正确
B、错误
第52题:金属冶炼企业的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不得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的影响范围内。操作室可设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的影响范围内,但应加装防撞安全设施和警示标志。
A、正确
B、错误
第53题:六级风以上(含六级风)天气,原则上禁止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A、正确
B、错误
第54题: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试行)》,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性质、伤亡人数和涉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认定为谎报。
A、正确
B、错误
第55题:企业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工作应由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识别、获取并汇总后提供给企业各职能部门。
A、正确
B、错误
第56题:大型吊装使用的钢丝绳压扁变形及表面起毛刺严重,应予以报废。
A、正确
B、错误
第57题:在风力超过5级及下雨雪时,不可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
A、正确
B、错误
第58题:高处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拴牢。
A、正确
B、错误
第59题:工作票制度规定,第一、二种工作票和带电作业工作票的有效时间,以批准的检修期为准。
A、正确
B、错误
第60题: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但可以通过内部工作分工,确定其只部分负责。
A、正确
B、错误
第61题: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人若站在接地短路回路上,两脚间就受到地面上不同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
A、正确
B、错误
第62题:生产经营单位技术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A、正确
B、错误
第63题:仓储时可混合存放各类油脂、油漆、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A、正确
B、错误
第64题:对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应当将其储存数量、储存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正确
B、错误
第65题: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机架及其他零部件外露的表面,允许有锯齿状及锐利的棱角或突起等危险部分。
A、正确
B、错误
第66题: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负责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管理。
A、正确
B、错误
第67题:动火作业间断或终结后,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A、正确
B、错误
第68题:可以在油漆未干的结构或其他物体上进行焊接。
A、正确
B、错误
第69题: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A、正确
B、错误
第70题: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A、正确
B、错误
第71题:遇节日、假日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A、正确
B、错误
第72题: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A、正确
B、错误
第73题:在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有关人员外,不准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
A、正确
B、错误
第74题: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A、正确
B、错误
第75题: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监督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A、正确
B、错误
第76题:煤气、乙炔等可燃气体管线,应设吹扫用的空气或氮气吹扫接头;吹扫管线应防止气体串通。
A、正确
B、错误
第77题:倒闸操作发布指令应准确、清晰,使用规范的日常用语和设备双重名称。
A、正确
B、错误
第78题:《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证》不得涂改,如确需修改应经签发人在修改处确认。各栏目应由相应责任人填写,他人不得代签。有限空间作业许可部门以及许可审批人员,应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后公布,并下发执行。
A、正确
B、错误
第79题: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A、正确
B、错误
第80题:各交叉作业层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登高时穿防滑鞋,存在高处坠落危险的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A、正确
B、错误
第81题: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A、正确
B、错误
第82题: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据风险评估及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组织编制应急预案。
A、正确
B、错误
第83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A、正确
B、错误
第84题:煤粉输送系统和喷吹系统所有气动阀门在断电时均能向安全位置切换。
A、正确
B、错误
第85题: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
A、正确
B、错误
第86题:吊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负荷进行吊装,吊具、索具经计算选择使用,严禁超负荷运行。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吊装能力时,应检查制动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吊起。
A、正确
B、错误
第87题:吊装作业使用的合成纤维吊装带,无使用环境温度要求。
A、正确
B、错误
第88题:任何人不得随同吊装重物或吊装机械升降。在特殊情况下,必须随之升降的,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过现场指挥人员批准。
A、正确
B、错误
第89题: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由承包、承租单位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
A、正确
B、错误
第90题:蒸汽或氮气管接头应安装在煤气管道的下面或侧面。
A、正确
B、错误
第91题:个人凭身份证可购买剧毒化学品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A、正确
B、错误
第92题: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应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A、正确
B、错误
第93题:特种设备分为承压类和机电类两大类。
A、正确
B、错误
第94题:某企业和工人签订劳动合同时,合同内容规定:“企业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工人必须佩戴,若因未佩带劳动防护用品发生伤亡事故,由工人自行负责。”这种合同是无效的,但经过工人同意并经主管部门批准或公证后有效。
A、正确
B、错误
第95题: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施工单位应对安全设施设计文件进行认真审查,发现安全设施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时,应当及时向生产经营单位、设计单位提出。生产经营单位、设计单位应当及时处理。
A、正确
B、错误
第96题: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A、正确
B、错误
第97题:动火执行人、监护人同时离开作业现场,间断时间超过30min,继续动火时,动火执行人、监护人不必重新确认安全条件。
A、正确
B、错误
第98题:交叉作业中,上中下层次作业人员必须呼应、沟通、避让,应随时保持警惕,严禁野蛮施工。
A、正确
B、错误
第99题:可以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做吊装锚点。
A、正确
B、错误
第100题:梯子应坚固完整,梯子的支柱应能承受作业人员身体的重量。
A、正确
B、错误

咨询
APP
下载
关注
微信

留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