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氮化工作业【换证】试卷9
第1题:下列选项不属于静电主要危害的是()。
A、妨碍作业
B、爆炸和火灾
C、电伤
第2题:盐酸储存库温不超过()℃。
A、10
B、20
C、30
第3题:当容器内压力降到允许值时,安全阀门自动关闭,容器内压力始终()允许压力的上限。
A、低于
B、等于
C、高于
第4题:置换后要求含氧量不小于()%。
A、16
B、18
C、20
第5题:稀硫酸中的苯胺重氮化从动力学方程式的表面形式看,是一个()反应。
A、一级
B、三级
C、二级
第6题:《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1
B、2
C、24
第7题:亚硝酸钠的急性毒性LD50为()mg/kg(大鼠经口)。
A、10
B、140
C、85
第8题:突发事故/事件发生后,()向上级汇报。
A、处理完毕后
B、抢救人员后
C、立即
第9题:应急演练过程不()。
A、影响正常生产
B、影响环境
C、涉及相关领导
第10题:爆炸浓度范围随原始压力、温度的增大而()。
A、不变
B、变宽
C、变窄
第11题:焚烧法中燃料用量越大说明废渣的热值()。
A、为零
B、较低
C、较高
第12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不适用《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A、也包跨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危险化学品的仓储经营活动
B、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危险化学品的经营活动
C、民用爆炸物品、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和城镇燃气的经营活动,不适用本办法。
第13题:亚硝酸钠的熔点为()℃。
A、271
B、452
C、58
第14题:干粉灭火器可在()时间内达到灭火效果。
A、半小时内
B、极短
C、较长
第15题: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或者进口、出口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于每年()前向许可或者备案的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本单位上年度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或者进口、出口情况。
A、1月31日
B、2月31日
C、3月31日
第16题:废渣中()含量越高,热值越高。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燃料
第17题:事故应急预案是一个由预案、程序、指导书、记录构成的()级文件体系。
A、三
B、五
C、四
第18题:使用水剂灭火器时,应射向火源()位置才能有效将火扑灭。
A、中间
B、底部
C、顶部
第19题: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的是()。
A、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和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第20题:工业上为避免亚硝酸分解,常采用无机酸与()作用生成亚硝酸。
A、亚硝酸钠
B、硝酸
C、硝酸钠
第21题: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对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至少进行一次。
A、一年
B、两年
C、半年
第22题:《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规定,国家对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实行()制度。
A、备案
B、申请
C、许可
第23题:在燃点时,移去火源后()。
A、熄灭
B、爆炸
C、继续燃烧
第24题: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
A、备案、审核、审查、竣工验收
B、备案、评审、审查、竣工验收
C、许可、评审、检验、竣工验收
第25题: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感温报警器、()报警器、感光报警器和可燃气体报警器。
A、感烟
B、手动
C、自动
第26题:氨基芳磺酸的重氮化特点为()。
A、不溶于碱
B、易形成内盐
C、溶于酸
第27题:氮氧化物在烟气中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第28题: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安排()进行现场安全管理。
A、专门管理人员
B、当班操作工人
C、监护人
第29题:反应设备是指()。
A、用于介质的热量交换
B、用于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
C、用于气、液介质的储存、盛装
第30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年。
A、1
B、2
C、3
第31题:BC型是指干粉灭火剂类型。
A、正确
B、错误
第32题:对氨基苯甲酸为芳伯胺。
A、正确
B、错误
第33题:有机物焚烧不彻底易产生烟尘。
A、正确
B、错误
第34题:搪玻璃设备不能用碱液清洗。
A、正确
B、错误
第35题: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1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
A、正确
B、错误
第36题:对氨基偶氮苯的生产中,可使重氮化提高至90℃,但是发生重氮盐分解,降低了生产效率。
A、正确
B、错误
第37题:在干燥状态下,所有重氮盐在受热或摩擦、撞击时不会发生分解爆炸。
A、正确
B、错误
第38题:疏散通道禁止占用。
A、正确
B、错误
第39题: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后有效期可以延期3年。
A、正确
B、错误
第40题:一级重大危险源所配备的采集和监测系统应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异常状态报警、事故预警、信息储存和紧急停车等功能。
A、正确
B、错误
第41题:盐酸对皮肤、粘膜等组织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A、正确
B、错误
第42题:亚硝酸钠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
A、正确
B、错误
第43题:国产滤毒罐型号分为8个,型号相同其作用和预防对象也相同。
A、正确
B、错误
第44题:小型重氮反应器通常为钢制加内衬。
A、正确
B、错误
第45题:危险化学品单位是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
A、正确
B、错误
第46题:产生大量酸性废水的原因是重氮化反应需要加入过量的盐酸。
A、正确
B、错误
第47题:氢氧化钠不会对人体引起灼伤。
A、正确
B、错误
第48题:爆燃是指火炸药或燃爆性气体混合物的快速燃烧。
A、正确
B、错误
第49题:企业涉及使用有毒物品的,除安全生产许可证外,还应当依法取得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A、正确
B、错误
第50题:苯胺与无机酸反应生成的铵盐易溶于水。
A、正确
B、错误
第51题:应急预案演练根据演练不能采取室内方式。
A、正确
B、错误
第52题:使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只需逆时针旋转手轮,即喷出二氧化碳。
A、正确
B、错误
第53题: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泄漏应急处理”是指化学品泄漏后现场可采用的简单有效的应急措施,注意事项以及消除方法。
A、正确
B、错误
第54题:重氮化反应温度过高,会加速重氮化合物的分解。
A、正确
B、错误
第55题: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组织考核不得收费。
A、正确
B、错误
第56题: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不必履行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义务。
A、正确
B、错误
第57题:车间安全员对现场作业环境检查,为发现异味,于是签发了动火票。
A、正确
B、错误
第58题: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与一般气体燃烧过程相比,其区别在于燃烧速度极快。
A、正确
B、错误
第59题:重氮化产物可分解产生氧化氮气体。
A、正确
B、错误
第60题:针对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编制的应急预案为现场处置方案。
A、正确
B、错误
第61题:承担安全评价的机构出具虚假报告和证明,构成犯罪的,依法吊销其相应资质。
A、正确
B、错误
第62题:苯二甲酸二丁酯是一种萃取剂。
A、正确
B、错误
第63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得出租、出借、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其取得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冒用他人取得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A、正确
B、错误
第64题: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适用于任何地区。
A、正确
B、错误
第65题:皮肤接触亚硝酸钠可用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A、正确
B、错误
第66题:一氧化氮在降雨时生成亚硝酸导致雨的pH值大于7。
A、正确
B、错误
第67题:纺织物类防护服洗后三级穿透时间大于或等于10min。
A、正确
B、错误
第68题:亚硝酸钠为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
A、正确
B、错误
第69题: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无腐蚀性。
A、正确
B、错误
第70题:重氮化装置产生的生产废水可以直接送污水处理厂处理。
A、正确
B、错误
第71题: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正确
B、错误
第72题:眼睛接触盐酸应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强碱性水冲洗至少15分钟。
A、正确
B、错误
第73题:重氮化物料属于危险化学品。
A、正确
B、错误
第74题: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A、正确
B、错误
第75题: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一式四份,劳动者、用人单位、诊断机构各一份,卫生行政部门存档一份。
A、正确
B、错误
第76题:事故应急预案是一个由预案、程序、指导书、记录构成的三级文件体系。
A、正确
B、错误
第77题:有机物在800℃足够的停留时间能完全燃烧。
A、正确
B、错误
第78题:易燃液体敞开储罐应设置独立避雷针。
A、正确
B、错误
第79题:MSDS为化学物质及其制品提供了有关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各方面信息。
A、正确
B、错误
第80题: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A、正确
B、错误
第81题: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正确
B、错误
第82题: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A、正确
B、错误
第83题:重氮化废渣经焚烧后废气可直接达标排放。
A、正确
B、错误
第84题:纺织物类防护服洗前穿透时间大于或等于30min。
A、正确
B、错误
第85题: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简要说明了一种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
A、正确
B、错误
第86题:未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诊疗活动中怀疑劳动者健康损害可能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时,应当及时诊断并告知劳动者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复核。
A、正确
B、错误
第87题:非纺织物类防护服,按照穿透时间、耐静压性能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A、正确
B、错误
第88题:过滤式防毒面罩一般防御低浓度气体。
A、正确
B、错误
第89题:使用、储存、运输剧毒的作业场所,无需配备解毒剂。
A、正确
B、错误
第90题:大型电气火灾可利用二氧化碳灭火。
A、正确
B、错误
第91题:检修现场清理时,电源开关加锁并悬挂“禁止启动”安全标志。
A、正确
B、错误
第92题:二级重大危险源应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流量、浓度等信息的不间断监测、显示和报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等功能。
A、正确
B、错误
第93题: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诊断医师对诊断结论有意见分歧的,应当根据半数以上诊断医师的一致意见形成诊断结论,对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录。参加诊断的职业病诊断医师不得弃权。
A、正确
B、错误
第94题:亚硝酸钠运输时单独装运。
A、正确
B、错误
第95题:主控室内每人每h需要的新鲜空气量是10㎥/小时。
A、正确
B、错误
第96题:对重大危险源、有重大危险源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向省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消除。
A、正确
B、错误
第97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A、正确
B、错误
第98题:应急预案的培训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A、正确
B、错误
第99题:皮肤接触盐酸应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A、正确
B、错误
第100题:当事人不得对职业病诊断提出异议。
A、正确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