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经营单位负责人【复训】试卷13
第1题:对主管部门要求备案的应急演练资料,()应将相关资料报主管部门备案。
A、演练评估人员
B、演练参演单位
C、演练组织部门(单位)
第2题:依法设立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其厂区范围内销售本企业生产的危险化学品,不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许可。
A、生产
B、运输
C、经营
第3题:关于炸药,下例陈述错误的是()。
A、本身含有可燃物
B、本身含有助燃物
C、本身不含有氧化剂
第4题: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内应设库区和生活区,两区之间应有()m以上的实体围墙。
A、2
B、1.5
C、1
第5题:易燃可燃液体储罐着火必须采取的措施()。
A、首先疏散人群
B、首先要抓紧扑灭火焰
C、迅速切断进料
第6题: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适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A、生产、包装、经营、储存、运输
B、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
C、经营、进口、储存、运输、使用
第7题: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分解、化合或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品包装应采取()措施。
A、防火
B、防潮湿
C、避光
第8题: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叫()。
A、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B、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C、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第9题: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应当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许可证。
A、生产
B、经营
C、使用
第10题:以下几种静电放电形式中()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引燃能力很强,危险性很大。
A、刷形放电和火花放电
B、火花放电和传播型刷形放电
C、传播型刷形放电和电晕放电
第11题:()安全技术措施有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等。
A、减少事故损失的
B、电气
C、防止事故发生的
第12题:当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根据各自企业制定的事故预案采取积极有效的(),尽量减少事故的蔓延,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和报警。
A、撤离方式
B、善后措施
C、抑制措施
第13题: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是抑制(),减少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危害。
A、中毒事件
B、火灾爆炸事件
C、突发事件
第14题:企业要积极探索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周边企业建立(),切实提高协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A、合作机制
B、应急联动机制
C、沟通机制
第15题:一般来说,可燃物中()的火灾危险性较小。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第16题: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将有关()纳入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内容之中。
A、应急预案内容
B、安全生产应急工作的内容
C、应急演练内容
第17题:电伤是由电流的()、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构成的伤害。
A、热效应
B、磁效应
C、场效应
第18题:为了防止电磁场的危害,应采取接地和()防护措施。
A、屏蔽
B、绝缘
C、隔离
第19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专门负责()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专职
B、安全生产,专业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专职
第20题:《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B、办事机构
C、专门机构
第21题:装卸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工具应能防止()。
A、产生火花
B、锈蚀
C、折断
第22题:某地一化工建材公司主要经营丙烯酸、稀释剂、二甲苯、铁红等化工原料。2006年6月19日,店内储存的二甲苯溶剂泄漏,形成的爆炸混合气体与员工取暖使用煤炉处的明火接触,发生爆燃引发火灾。过火面积60㎡。根据上述情况,该企业对建筑消防设施每()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第23题: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A、应急预案
B、应急原则
C、应急体系
第24题: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可燃物,当可燃物的(),则越易发生爆炸。
A、爆炸下限越高
B、爆炸上限越低
C、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第25题:锅炉上的易熔塞、电路中的熔断器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措施,其具体作用可概括为()。
A、隔离
B、设置薄弱环节
C、救援
第26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采取便捷、有效的()、治安报警措施和联络通信、记录措施。
A、消防
B、危险
C、泄漏
第27题:《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规定,库存危险化学品应根据其化学性质分区、分类、分库储存,()不能混存。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化学品不能同库储存。
A、禁忌物料
B、商品
C、所有物料
第28题: 容器内液体过热、气化而引起的爆炸属于()。
A、物理性爆炸
B、化学性爆炸
C、粉尘爆炸
第29题: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储存物品(易燃易爆性商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标准,闪点≥60℃的液体属()类危险物。
A、甲
B、乙
C、丙
第30题:可燃气体混合物的初始温度越高,使爆炸下限(),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增大。
A、增高
B、降低
C、不变
第31题:信息上报就是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A、正确
B、错误
第32题:在任何情况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不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A、正确
B、错误
第33题: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A、正确
B、错误
第34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A、正确
B、错误
第35题:应急预案的要点和程序应当张贴在应急地点和应急指挥场所,并设有明显的标志。
A、正确
B、错误
第36题: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并经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A、正确
B、错误
第37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有新的危害特性时,应当立即公告,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可暂缓修订。
A、正确
B、错误
第38题:上级单位应当指导、督促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建档制度。
A、正确
B、错误
第39题:危险化学品仓库应设有避雷设施,并两年至少检测一次,使之安全有效。
A、正确
B、错误
第40题:取得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的企业,应当凭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未经变更登记,不得进行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经营。
A、正确
B、错误
第41题:进入危险化学品库区的机动车辆应安装防火罩。机动车装卸货物后,不得在库内、库房、货场停放和修理。
A、正确
B、错误
第42题:安全疏散距离是指厂房最近工作地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的距离。
A、正确
B、错误
第43题: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A、正确
B、错误
第44题:同一企业生产、进口同一品种危险化学品的,按照生产企业进行一次登记,但应当提交进口危险化学品的有关信息。
A、正确
B、错误
第45题: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中要用中文和英文分别标明化学品的通用名称。名称要求醒目清晰,位于标签的正上方。
A、正确
B、错误
第46题:化学泡沫灭火剂可以用来扑救忌水忌酸的化学物质和电气设备的火灾。
A、正确
B、错误
第47题:为了防止膨胀导致容器破裂,对盛装易燃液体的容器,夏天要储存于阴凉处或用喷淋冷水降温的方法加以防护。
A、正确
B、错误
第48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A、正确
B、错误
第49题:《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气瓶充装前,充装单位应有专人对气瓶逐只进行检查,确认瓶内气体并做好记录。
A、正确
B、错误
第50题:数十毫安的电流短时间通过人体,虽有一定危险但不会致命。
A、正确
B、错误
第51题:锅炉包括两大部分:盛装水、汽的“锅”和进行燃烧加热的“炉”。
A、正确
B、错误
第52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A、正确
B、错误
第53题:发生简单分解爆炸的爆炸性物质,爆炸时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的,爆炸时一定伴随着燃烧现象。
A、正确
B、错误
第54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A、正确
B、错误
第55题:《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气瓶必须专用。只允许充装与钢印标记一致的介质,不得改装使用。
A、正确
B、错误
第56题:危险化学品库房贴近地面应增设强制通风设施,定期置换仓库内的有毒气体。
A、正确
B、错误
第57题:应按《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妥善贮存,加强管理。
A、正确
B、错误
第58题:政府主管部门必须派出经过培训的、考核合格的技术人员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察、调查、评估和咨询。
A、正确
B、错误
第59题: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结合。
A、正确
B、错误
第60题:2005年7月19日,某地一化工有限公司所属分装厂,分装农药。由于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几名临时招聘的女工在倒装农药时,先后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相继被送到医院。因抢救及时没有人员死亡。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因该公司招聘人员为临时工,所以不用为她们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A、正确
B、错误
第61题: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A、正确
B、错误
第62题: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A、正确
B、错误
第63题:企业应制订安全检查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种检查。
A、正确
B、错误
第64题:储存危险化学品建筑物内不宜增设采暖设施。
A、正确
B、错误
第65题:电伤是电能转换成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A、正确
B、错误
第66题: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选址在远离市区和居民区的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方向和河流下游的地域。
A、正确
B、错误
第67题:《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A、正确
B、错误
第68题:一般情况下保护接零不能将漏电设备对地电压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
A、正确
B、错误
第69题:剧毒物品的仓库应使用密闭措施。
A、正确
B、错误
第70题:如果工伤事故责任在伤者,那么他将不享受工伤保险补偿。
A、正确
B、错误
第71题:企业发生有害物大量外泄事故或火灾事故现场应设警戒线。
A、正确
B、错误
第72题:装卸、搬运危险化学品时应做到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
A、正确
B、错误
第73题: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
A、正确
B、错误
第74题:易燃气体气瓶的首次充装或定期检验后的首次充装,必须经置换或抽真空处理后进行。
A、正确
B、错误
第75题:化学危险品库、氢氧站、油料库等应远离火源,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区及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A、正确
B、错误
第76题: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可以不用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
A、正确
B、错误
第77题: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A、正确
B、错误
第78题:堆放各种爆炸品时,要求做到牢固、稳妥、整齐,防止倒垛,便于运输。
A、正确
B、错误
第79题: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与人体隔离,防止人体的接触。
A、正确
B、错误
第80题:爆炸品一旦发生爆炸,往往危害大、损失大、扑救困难,因此从事爆炸品工作的人员必须熟悉爆炸品的性能、危险特性和不同爆炸品的特殊要求。
A、正确
B、错误
第81题:可燃物质的爆炸极限是恒定的。
A、正确
B、错误
第82题:开展安全标准化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不需要政府或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与考核。
A、正确
B、错误
第83题:感应雷也称作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A、正确
B、错误
第84题:人身触电事故特指电击事故。
A、正确
B、错误
第85题:固定泡沫装置管线控制阀可设在防火堤内。
A、正确
B、错误
第86题:《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规定,国家对第一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实行许可证管理。
A、正确
B、错误
第87题:可以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
A、正确
B、错误
第88题: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可以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但不得与员工放在同一楼层。
A、正确
B、错误
第89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部门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等工作。
A、正确
B、错误
第90题:危险化学品仓库按其使用性质和经营规模分为大型仓库、中型仓库和小型仓库。
A、正确
B、错误
第91题:对储存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应在安全阀或爆破片的排出口装设导管,可直接排入大气。
A、正确
B、错误
第92题:装卸对人体有害及腐蚀性物品时,操作人员应佩带相应的防护用品。
A、正确
B、错误
第93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A、正确
B、错误
第94题: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
A、正确
B、错误
第95题:易燃液体的蒸汽很容易被引燃。
A、正确
B、错误
第96题: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三类。
A、正确
B、错误
第97题:本质安全化原则只可以应用于设备、设施,不能应用于建设项目。
A、正确
B、错误
第98题: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由国务院交通部门规定。
A、正确
B、错误
第99题:《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适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以及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A、正确
B、错误
第100题:利用山势装设的远离被保护物的避雷针或避雷线,也可作为被保护物的主要直击雷防护措施。
A、正确
B、错误

咨询
APP
下载
关注
微信

留言

TOP